时间: 2025-04-30 19: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5:48
帛画:指绘制在丝帛上的画作,是*古代绘画的一种形式。帛是一种质地轻、柔软的丝织品,适合用来作画。帛画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帛画一词源于古代对丝织品的称呼“帛”,随着时间的推移,帛画逐渐成为特指在丝帛上绘制的画作。在**古代,帛画是贵族和皇室常用的绘画形式,因其材质珍贵而显得尤为尊贵。
帛画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帛画的保存和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帛画给人以精致、高雅的情感联想,它代表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艺术的高度成就。在现代,帛画往往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艺术的传承联系在一起。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过一些帛画,它们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画作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技艺,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帛画:
在时光的长河中,
帛画静静地诉说着,
那些被岁月遗忘的故事,
色彩依旧,情感依旧。
帛画往往让人联想到柔和的光线和细腻的笔触,可以想象在安静的博物馆中,轻轻的脚步声和低语声,以及画作上细腻的色彩和线条。
在西方,类似的绘画形式可能是绘制在羊皮纸上的画作,虽然材质不同,但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帛画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绘画的一种形式,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帛】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汉·刘向《列女传》-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 、 《左传·闵公二年》-大帛之冠。 、 《淮南子·原道》-执玉帛者万国。 、 《周礼·大宗伯》-孤执皮帛。 、 《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布帛、 玉帛;财帛;帛召、 帛画
2.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