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6:54
词汇“津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意指渡口的小船或筏子。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津筏”字面意思是指在渡口使用的筏子或小船,用于摆渡人们过河。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津筏”可能用来描绘渡口的景象,或者象征性地表示过渡、转变的意义。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研究中。
“津”字在古代汉语中指渡口,“筏”则是用竹木等编扎成的浮在水上的交通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津筏”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几乎只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出现。
在中国古代,渡口是重要的交通节点,津筏作为渡河的工具,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在文学作品中,津筏也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旅途或转折。
对于我来说,“津筏”这个词带有一种古朴和宁静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代渡口的景象,以及那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由于“津筏”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我个人的经历中并没有直接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津筏”:
在时光的津筏上,
我们轻轻摆渡,
从春的花开,
到秋的叶落。
想象一幅画面:一条古老的河流,两岸是青翠的树木,一艘简朴的津筏缓缓划过水面,水声潺潺,鸟鸣悠扬。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渡河的工具,如“ferry”(渡船)在英语中。
“津筏”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深厚底蕴,并在适当的语境中恰当地使用它。
1.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
2.
【筏】
(形声。从竹,伐声。本义:筏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筏,大曰筏,小曰桴,乘之渡水。 、 《墨子·杂守》-重五斤以上诸林木,渥水中,无过一筏。 、 杜甫《奉送崔都水翁下峡》-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
【组词】
筏渡、 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