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4:34
完全小学 是指在**教育体系中,提供完整六年制小学教育的学校。这种学校通常包括一至六年级,为学生提供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
在教育领域,完全小学 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区分那些只提供部分年级教育的学校(如只有一至三年级或四至六年级)。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提及小学教育时,人们会默认指的是完全小学。
完全小学 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教育体系对学校类型的划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这个词汇的定义和使用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其核心含义——提供完整的小学教育——保持不变。
在*,完全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完全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普及率。
提及完全小学,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童年的校园生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以及对未来教育的期待和希望。
在我的童年,完全小学是我接受基础教育的地方,那里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还有友谊的建立和美好回忆的创造。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完全小学的绿荫下,我们学会了字母和梦想。”
想象一所完全小学的校园,可能会有孩子们的欢笑声、教室里的读书声,以及操场上的**声。
在不同国家,提供完整小学教育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但其功能和目的是相似的。
完全小学 这个词汇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教育术语,也是连接我童年和基础教育的桥梁。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3.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4.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