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16
“悫诚”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悫”和“诚”。其中,“悫”读作“què”,意为诚实、忠厚;“诚”读作“chéng”,意为真诚、诚实。结合起来,“悫诚”指的是非常诚实和真诚的态度或行为,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不虚假的品质。
在文学作品中,“悫诚”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他为人悫诚,深受邻里敬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的文言色彩较重,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仍可见到。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哲学讨论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强调道德上的真诚和诚实。
同义词:诚实、真诚、忠实、忠厚 反义词:虚伪、狡诈、奸诈、不诚实
“悫”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源自《说文解字》,意为忠厚老实。而“诚”字则更早,源自《易经》,意为真实无欺。这两个字结合形成的“悫诚”,强调的是一种高度的诚实和真诚,这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如《左传》等。
在**传统文化中,悫诚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信”相呼应。在社会交往中,悫诚的人往往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这在传统社会中尤为重要。
“悫诚”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言行一致、值得信赖的人。在现代社会,这种品质依然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商业和人际关系中。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悫诚的同事,他的诚实和真诚态度不仅帮助我们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使他在同事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悫诚如山,不动如松,岁月流转,信誉长存。”
视觉上,“悫诚”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书籍、传统的书法作品,或者是那些庄重、沉稳的古代建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沉稳、有力的演讲或叙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incerity”和“honesty”,它们都强调了真诚和诚实,但没有“悫诚”这个词所特有的文言色彩和深度。
“悫诚”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常使用,但它所代表的诚实和真诚的品质是永恒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悫】
恭谨。
【引证】
《说文》-悫,谨也。 、 《荀子·非十二子》-共容悫。
【组词】
悫素、 悫讷
厚道;朴实。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 、 《荀子·非十二子》-高言谨悫。
【组词】
悫士、 悫直、 悫善、 悫实、 悫励
2.
【诚】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诚,信也。 、 《礼记·郊特牲》-币必诚。 、 《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 、 《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汉书·赵广汉传》-行之发于至诚。 、 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
【组词】
诚款、 诚敬、 诚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