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3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7:14
无赖汉: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没有赖以生存的手段或方法的人”,通常指那些不务正业、行为不端、常常以欺诈或不正当手段谋生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来形容那些品行不端、缺乏道德约束的人。
“无赖汉”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无赖”原指没有依靠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后来逐渐演变为指行为不端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个词的含义有所变化,但始终与不良行为和道德败坏相关。
在**传统文化中,“无赖汉”常常被视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对立面。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反映了社会对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视。
提到“无赖汉”,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诚实、不守信、行为恶劣的形象。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和警惕,因为它代表了社会中不受欢迎的特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行为不端的人,这时“无赖汉”这个词就能很好地描述他们的行为特征。例如,在公共场合遇到不讲理的人,我们可能会私下称其为“无赖汉”。
在创作中,可以将“无赖汉”作为一个角色的标签,用来塑造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例如,一个表面上是个无赖汉,但实际上内心深处有着不为人知的善良和正义感。
在视觉上,“无赖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街头流浪者、衣衫褴褛的形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的街头、争吵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ooligan”或“scoundrel”,它们在描述行为不端的人时与“无赖汉”有相似之处,但在文化和语境上有所不同。
“无赖汉”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是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反映。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文化的深层含义至关重要。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赖】
(形声。从贝,剌(là)声。本义:得益;赢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赖,赢也。 、 《方言十三》-赖,取也。 、 《国语·周语》。注:“利也。”-先王岂有赖焉。 、 《国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 《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组词】
赖利
3.
【汉】
(会意。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引证】
《说文》-汉,汉水也。上流曰漾。 、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 、 、 《资治通鉴》-收众汉南。
【组词】
汉女、 汉津、 汉阴、 汉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