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5:51
词汇“巾栉”是一个较为古雅且不常见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的梳洗用具,即梳子和篦子。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巾栉”由两个字组成:“巾”指的是布巾,而“栉”则是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因此,“巾栉”字面意思是指梳洗时使用的布巾和梳子。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巾栉”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梳妆用具,有时也用来比喻女子的贞洁或品德。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一些古风文学或历史题材的作品中仍可见到。
“巾栉”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一些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古雅的意味。
在**传统文化中,女子的梳妆用具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象征着女子的品德和修养。因此,“巾栉”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提到“巾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女子的温婉和娴静,以及古代生活的精致和雅致。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典美和怀旧情感。
在现代生活中,“巾栉”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或古风爱好者的圈子中,可能会有人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在创作一首古风诗歌时,可以使用“巾栉”来描绘一个古代女子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晨光微熹,她轻抚巾栉,镜中映出千年风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女子梳妆的画面,布巾和梳子摆放整齐,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琴声或流水声,增添一种古朴的韵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toiletries”(梳洗用品)或“cosmetics”(化妆品),但这些词汇缺乏“巾栉”所蕴含的古典和文化意义。
“巾栉”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巾,佩巾也。 、 《仪礼·士冠礼》-沐巾一。 、 《礼记·内则》-盥卒授巾。 、 《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 、 《仪礼·特牲馈食礼》-静其巾幂。 、 《战国策·魏策》-儿女共沾巾。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清·林觉民《与妻书》-巾短情长。
【组词】
花巾;小丝巾;巾栉、 巾帚、 巾帨
2.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