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7:51
内蒙古:字面意思是指位于北部的自治区,全称为“内蒙古自治区”。它是五个自治区之一,以其广阔的草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特征而闻名。
“内蒙古”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在里面的蒙古”,指的是位于**境内的蒙古族聚居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称。
内蒙古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这里的文化特色包括蒙古族的服饰、音乐、舞蹈和传统节日,如那达慕大会。
内蒙古常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蓝天白云和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这种联想往往带有浪漫和向往的情感色彩。
个人经历中,内蒙古可能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或者是一个在新闻、书籍中经常提及的地方,从而增加了对这个地区的了解和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内蒙古的草原,是我梦中的绿毯,马蹄声声,唤醒了沉睡的星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内蒙古被称为“Inner Mongolia”,在俄语中为“Внутренняя Монголия”,这些词汇都保留了“内部”的含义,强调其地理位置。
内蒙古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地理区域,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蒙】
蒙古
【组词】
蒙古族
3.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