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4:10
戒除:指彻底停止或放弃某种*惯、行为或物质,尤其是指那些有害的或成瘾的行为。
“戒除”一词源自汉语,由“戒”和“除”两个字组成。“戒”有警惕、避免的意思,“除”则表示去除、消除。在古代汉语中,“戒”常用于**或道德规范中,而“除”则广泛用于去除不洁或不良之物。
在现代社会,“戒除”常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联,如戒烟、戒酒等行为被视为积极的生活选择。在某些文化中,戒除某些食物或行为也与**仪式或节日有关。
“戒除”一词常带有一种决心和毅力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克服困难、自我控制的过程。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人成功戒除了熬夜的*惯,从而改善了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戒除了夜的喧嚣,心灵在晨曦中苏醒。”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丢弃烟蒂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某人宣布戒除某物的坚定语气。
在英语中,“戒除”可以对应为“quit”或“give up”,在不同文化中,戒除的行为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
“戒除”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个人行为的选择,也反映了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戒除”有助于传达决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1.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