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3:31
奴使(どうし)是一个日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驱使、使役”,指的是强迫或命令某人做某事,通常带有贬义,暗示一种不平等或不自愿的关系。
“奴使”一词源自日语中的“奴”(ど)和“使”(し),前者意为“奴隶”或“仆人”,后者意为“使用”或“派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驱使”或“使役”。
在日本社会中,“奴使”一词常用来批评那些滥用权力或不公平对待他人的人。它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这个词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压迫和不公。它可能引发对历史上的奴隶制度或现代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反思。
在职场中,如果看到上级对下属的不公平对待,可能会使用“奴使”这个词来表达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奴使”来象征权力的滥用和对自由的渴望:
在权力的阴影下,
奴使的鞭声回响,
自由的鸟儿,
何时能展翅高飞?
在英语中,“奴使”可以对应为“exploit”或“enslave”,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都涉及到权力滥用和不公平对待的问题。
“奴使”这个词在日语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用来描述不平等和压迫的情况。它在文学、社会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反映了人们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联想是非常重要的。
1.
【奴】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 、 《周礼·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从群奴而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庸奴。
2.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