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7:18
时难: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时间的困难”或“时局的艰难”。它通常用来描述在特定时期内遇到的困难或挑战,这些困难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社会状况或个人境遇等因素造成。
“时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时”指时间或时代,“难”指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特定时期的困难。
在**文化中,“时难”常常与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和挑战联系在一起,如战乱、自然灾害等。它反映了人们对时代变迁的深刻认识和对困难的共同体验。
“时难”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艰难困苦和不懈奋斗。它激发人们对逆境中的坚韧和勇气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经济危机时期感受到“时难”的压力,那时就业市场不景气,许多人都在为生计而努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时难”:
在时难的阴影下,
我们如同孤舟,
在波涛中寻找方向,
不灭的是心中的灯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rd times”或“difficult era”,它们传达了类似的困难时期的意思,但在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时难”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特定时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是一个激发人们思考和行动的催化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时难”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