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3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35:45
“危厄”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危”和“厄”两个字组成。其中,“危”字通常表示危险、不安全的状态,而“厄”字则表示困难、不幸的情况。因此,“危厄”整体上指的是一种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境况。
在文学作品中,“危厄”常用来形容人物所处的险恶环境或面临的重大挑战,如“在危厄之中,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勇气。”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紧急或危险情况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军事、灾难管理等,这个词可能会更频繁地出现,用以描述具体的危险情境。
同义词中,“危险”强调的是潜在的伤害或损失,“险境”侧重于困难的情境,“困境”指的是难以摆脱的不利状况,“艰险”则强调困难和危险并存。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危厄”相反的状态,即安全无虞或顺利无阻。
“危厄”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两个表示负面状态的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已有使用“危”和“厄”的记录,但“危厄”作为一个固定搭配,可能在更晚的时期才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面对危厄时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被视为重要的美德。许多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都强调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危厄”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需要紧急应对的情况,或是英雄在逆境中挺身而出的场景。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描述自然灾害、健康危机或职业挑战时使用到“危厄”这个词。例如,在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疾病后,人们可能会回顾那段危厄时期,感慨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危厄的风暴中,心灯不灭,照亮前行的路。”
视觉上,“危厄”可能让人联想到暴风雨中的孤舟、战火中的城市或是病床上的病人。听觉上,可能伴随着紧急警报声、风雨声或是心跳的加速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ril”或“dire straits”,它们也传达了类似的危险和困难的意义。
“危厄”这个词在描述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情况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情境的严重性,也激发了人们对勇气和坚韧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确和生动。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厄】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 、 《苍颉篇》-厄,困也。 、 《诗·谷风》笺-厄难,勤苦之事也。 、 《易·解注》-能济其厄涣。 、 司马迁《报任安书》-仲尼厄而作《春秋》。
【组词】
厄气、 厄难、 厄困、 厄苦、 厄急
为难;迫害。
【引证】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两贤岂相厄哉?
【组词】
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