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1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8:05
土牛木马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泥土做的牛和用木头做的马”。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外表看似真实,实则无用或虚假的事物。它常用来比喻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有用或有价值,但实际上并无实际作用或效果的东西。
在文学作品中,土牛木马 常被用来讽刺那些形式主义或表面功夫,如某些官僚主义行为或虚假的装饰。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看似重要但实际上无关紧要的事物。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政治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无效的政策或措施。
同义词:花架子、表面文章、虚有其表 反义词:真材实料、实质内容、实际效果
土牛木马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土牛木马,不可以为耕战”,意指这些物品不能用于实际的耕作或战斗,因此被用来比喻无用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任何表面上看似有用但实际上无用的东西。
在传统文化中,土牛木马**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实用主义的重视,强调事物的实际效果和内在价值,而非仅仅外表的华丽或形式上的完美。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背景下。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讽刺和批评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虚伪和不切实际的行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人们往往希望通过揭示事物的真实本质来引起他人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项目或计划,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前景,但实际上缺乏实质内容,这时我就会用土牛木马 这个成语来形容它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土牛木马,华丽的外衣下,
隐藏着空洞的心。
表面的繁华,掩盖不了,
内在的虚无。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用泥土做的牛和一个用木头做的马,摆放在一个华丽的展览厅中,周围是赞叹的观众,但仔细一看,这些展品并无实际用途。这种视觉形象可以很好地体现土牛木马 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ite elephant”(白象),意指那些昂贵但无用或难以维护的东西。虽然含义相似,但文化背景和具体联想有所不同。
土牛木马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工具,它不仅揭示了事物的真实本质,还强调了实用主义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观点和批评。
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若门资之中而得愚瞽,是则~,形似而用非,不可以涉道也。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
3.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4.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