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4:17
语本《庄子.天下》﹕"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成玄英疏﹕"辩过于物﹐故能胜人之口﹔言未当理﹐故不服人之心。而辩者之徒﹐用为苑囿。"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辩者迷于其中而不能出。"后因用"辩囿"指哓哓不休的争辩; 指言论界﹑言者之口。
1.
【辩】
(形声。从言,辡(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辩,治也。 、 《周礼·乡士》-辩其狱讼。 、 《礼记·曲礼》-分争辩讼。 、 《韩非子·八经》-辩者言之信。 、 《书·酒诰》-勿辩乃司。 、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
【组词】
辩证;辩日
2.
【囿】
(形声。从囗(wéi),有声。“囗”表示范围和区域。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囿,苑有垣也。 、 《字林》-有垣曰苑,无垣曰囿。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从从木有介。 、 《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 、 《周礼·囿人》疏-古谓之囿,汉家谓之苑。 、 洪迈《夷坚丁志》-启县囿卖酒,游人沓至。
【组词】
囿苑、 囿人、 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