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5:29
塌火(tā huǒ)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火势减弱或熄灭。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用来比喻某件事情的势头减弱、热情减退或计划失败。
“塌火”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塌”(倒塌、减弱)和“火”(火焰)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用于描述实际的火势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文化中,火象征着热情和活力。因此,“塌火”在社会背景中常常用来形容某种热情或动力的减退,这在描述社会或个人情感变化时尤为常见。
“塌火”这个词给人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它暗示着失败或挫折。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逐渐熄灭的火焰,象征着希望或热情的消逝。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目睹一个社区项目因为缺乏支持而“塌火”,这让我意识到持续的社区参与和支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塌火”:
曾经燃烧的梦想,如今塌火在寂静的夜里,
星光不再照亮前行的路,只留下灰烬和回忆。
视觉上,“塌火”可能让人联想到逐渐熄灭的火焰,灰烬和烟雾。听觉上,可能是火焰噼啪声的减弱,最终归于寂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izzle out”或“die down”,它们也有减弱或失败的含义,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塌火”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火势的变化,还广泛用于比喻各种热情或势头的减退。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内涵都有重要意义。
1.
【塌】
因凹陷而倒塌。
【引证】
《广雅》-塌,堕也。 、 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天崩地塌壮士死。 、 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忽忆雨时秋井塌。
【组词】
塌岸、 房子塌了;倒塌、 塌翼
精神委顿 。
【引证】
陈琳《讨曹操檄文》-皆垂头塌翼,莫所凭恃。
【组词】
塌拉、 塌飒、 塌趿、 塌然、 塌塌撒撒、 塌翼、 塌飒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