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9:51
小偷:指那些未经他人允许,秘密地窃取他人财物的人。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含义,因为它涉及到违法行为和不诚实的行为。
“小偷”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中就有“偷”字的记载,意指窃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小偷的态度和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在大多数文化和社会中,小偷被视为不道德和违法的象征。在某些文化中,小偷可能被赋予一些神秘或传奇的色彩,如在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然而,在现代社会,小偷通常被视为需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对象。
提到小偷,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安全、恐惧和愤怒。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源于对个人财产安全的担忧,以及对不诚实行为的厌恶。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目睹了一个小偷偷窃他人的手机,这让我对公共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在人群中保护自己的财物。
在诗歌中,小偷的形象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例如:
月光下的影子,悄悄地游走,
小偷的手,轻触着夜的边缘。
小偷的形象往往与黑暗、阴影和紧张的音乐联系在一起。在电影中,小偷的场景通常伴随着悬疑的音乐和昏暗的灯光,增强了观众的紧张感。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小偷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负面形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thief”与中文的“小偷”相对应,都指那些偷窃的人。
通过对“小偷”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含义和影响。这个词汇不仅涉及到法律和道德的问题,还与人们的情感和联想紧密相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