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17: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17:48:51
悉皆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悉”和“皆”。这两个字都有“全部”或“所有”的意思。因此,“悉皆”合起来的字面意思是“全部”、“所有”或“无一例外”。
悉皆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强调事物的全面性或完整性,尤其是在描述*的、无一遗漏的情况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可能因为它显得有些文雅或正式。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学术论文中,悉皆** 可能会用来确保表述的严谨性和全面性。
同义词:全部、所有、皆、全都 反义词:部分、有些、少数
悉 和 皆 都是古汉语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悉 源自古代对“知晓”或“完全了解”的含义,后来扩展到“全部”的意思。皆 则一直有“全部”或“所有”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组合使用,强调了“全部”的概念。
在中华文化中,悉皆 常用于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不可分割性,反映了一种追求全面和完美的文化心理。
悉皆 给人一种全面、彻底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严谨、认真和周到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悉皆 可能不常用于非正式的交流,但在撰写报告或正式文件时,使用它可以增加文本的正式感和严谨性。
在诗歌中,悉皆 可以用来创造一种宏大的氛围,如:“春风拂过,万物悉皆苏醒。”
悉皆 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其中所有元素都被细致地描绘,无一遗漏。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清晰、无杂音的声音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中,悉皆 可以对应于 "all" 或 "every",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使用更为普遍和自然。
悉皆 是一个强调全面性和完整性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正式文体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丰富性。
1.
【悉】
(会意。从心,从采。采(biàn),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悉,详尽也。 、 《尔雅》-悉,尽也。 、 《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占不悉。 、 《汉书·张释之传》-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 汉·贾谊《论积贮疏》-至孅至悉。 、 唐·李朝威《柳毅传》-词不悉心。
【组词】
纤悉、 详悉、 悉数
详尽地叙述。
【引证】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书不能悉意。
2.
【皆】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皆,俱词也。 、 、 《左传·哀公十一年》-皆死皆殡。 、 《书·汤誓》-予及汝皆亡。 、 《战国策·齐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 、 《战国策·齐策》-皆以美于徐公。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皆自于人欤。 、 宋·苏轼《石钟山记》-所在皆是。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皆托忠烈之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环村居者皆猎户。 、
【组词】
皆悉、 皆既、 这件事情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