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9:28
词汇“庆节”的字面意思是指庆祝的节日。它通常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日子或时期,人们为了纪念某个**、人物或传统而举行庆祝活动。
在文学中,“庆节”可能被用来描绘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如“春节的庆节活动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简单地说“今天是个庆节”来表达当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民俗学,“庆节”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传统节日或纪念日。
同义词:节日、庆典、纪念日 反义词:平日、工作日、非节日
同义词“节日”和“庆典”都强调了庆祝的性质,但“节日”更侧重于特定日子的庆祝,而“庆典”则可能指更大型、正式的庆祝活动。反义词“平日”和“工作日”则强调了非庆祝日的日常性质。
“庆节”一词由“庆”和“节”两个字组成。“庆”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庆祝、祝贺;“节”字则指特定的日子或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庆节”逐渐成为指代庆祝活动的通用词汇。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庆节”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例如,**的春节、国庆节,美国的独立日,印度的排灯节等,都是各自文化中重要的庆节。这些节日不仅体现了各自文化的特色,也加强了社会凝聚力。
“庆节”一词往往带给人欢乐、祥和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家人团聚、朋友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烟花、彩灯等喜庆元素。
在我的生活中,每年的春节都是一个重要的庆节。家人会一起准备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在诗歌中,可以将“庆节”融入到描绘节日氛围的诗句中:
春风送暖入屠苏,
庆节家家户户。
烟花绽放夜空美,
共庆佳节喜气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欢快的节日乐曲,如《春节序曲》。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庆节”有对应的词汇,如英语中的“festival”或“holiday”。这些词汇虽然在具体用法上有所差异,但都强调了庆祝的性质。
通过对“庆节”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庆祝特定日子的词汇,也是连接人们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桥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庆节”的用法和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节日庆祝活动。
1.
【庆】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suī脚),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 、 《广雅·释言》-庆,贺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庆子家驹。 、 《国语·鲁语》-故庆其喜。 、 《诗·小雅·裳者华》-是以有庆矣。 、 《三国志·吴主传》-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 、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
【组词】
庆忭、 庆寿、 庆问、 庆官酒、 庆成宴、 庆松
2.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