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5:12
“留中不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留在中间不发出”,通常用来形容文件、命令等被上级扣留,不予下发或公布。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即某事物被搁置在某个环节,没有继续传递或执行。
在文学作品中,“留中不发”常用来描述政治斗争或官僚体制中的阻滞现象,如某项政策或命令被高层故意扣留,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被搁置的情况,不限于官方文件,比如项目计划、个人决定等。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分析政策执行的障碍。
同义词中,“扣留”强调的是主动的阻止行为,“搁置”则更多指被动或无奈的暂停,“停滞”和“阻滞”则描述了状态的持续性和阻碍性。反义词则表达了与“留中不发”相反的动作或状态,即事物的继续推进和实施。
“留中不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官方文件的处理,也适用于描述各种被搁置的情况。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体系中,“留中不发”体现了权力结构中的信息控制和决策延迟。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反映了权力斗争和官僚主义的弊端。
这个成语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效率低下、决策不透明和权力滥用。它可能引发对官僚体系的不满和对透明决策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被搁置的决定或计划,比如一个朋友在考虑是否接受一份工作,但迟迟不做决定,就可以说他“留中不发”。
在诗歌中,可以将“留中不发”用来形容时间的停滞,如:“岁月留中不发,回忆如潮涌。”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封未开封的信件或一个停滞的时钟。听觉上,可能是沉默或中断的对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ld up”或“stalled”,但这些表达没有“留中不发”那样特定的政治或官僚含义。
“留中不发”这个成语在描述停滞状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适用于官方文件的处理,也适用于个人决策和项目管理。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停滞不前的状态,从而在沟通和决策中更加有效。
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
昔英庙易储,某实有疏谏,~,君他日幸物色之。
1.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