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8:44
千山万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成千上万的山和深谷”。它形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通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复杂。
在文学作品中,千山万壑 常用来形容山脉的辽阔和深邃,如在描述自然风光或历史地理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意境。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地质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地形特征。
千山万壑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自然景观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文学和修辞中,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文化中,山和水常常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千山万壑** 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象征困难和挑战,如“翻越千山万壑”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千山万壑 给人以壮丽、宏伟和深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它激发人们对探索和征服未知的渴望。
在旅行中,我曾亲眼目睹过一片连绵不断的山脉,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千山万壑”的意境,那种震撼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千山万壑间,云雾缭绕,似仙境般缥缈。”
想象一幅画,画中群山连绵,深谷幽静,云雾缭绕,这样的画面配上悠扬的古筝音乐,能很好地传达“千山万壑”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untain ranges and deep valleys”,但缺乏“千山万壑”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修辞色彩。
千山万壑 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群山万壑赴京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课堂,在闽赣的~!(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五十一)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壑】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壑,沟也。 、 《尔雅·释诂》-壑,溪壑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陆峦超壑。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壑尤美。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 、 孙文《序》-如怒涛排壑。
【组词】
壑谷、 壑口、 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