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2:32
“唐明皇”是指历史上唐朝的第七位李隆基,他在位期间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即“开元盛世”。李隆基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因此他在后世被尊称为“唐明皇”。
在文学作品中,“唐明皇”常被用来指代李隆基,尤其是在描述唐朝历史或宫廷生活的作品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讲座、学术讨论或文化节目中,它会被频繁提及。
同义词:李隆基、玄宗、开元 反义词:(由于“唐明皇”特指李隆基,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可以与其他历史时期的相对比,如昏庸的**)
“唐明皇”一词源自对李隆基的尊称,其中“唐”指唐朝,“明”表示英明,“皇”即**。这个词在历史上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李隆基的代称。
在文化中,“唐明皇”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称呼,也象征着唐朝的辉煌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他的统治时期被视为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提到“唐明皇”,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唐朝的繁荣、文化的辉煌以及他与杨贵妃的传奇爱情故事。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自豪感。
(这部分内容需要个人经历,因此无法提供具体内容)
(这部分内容需要个人创作,因此无法提供具体内容)
提到“唐明皇”,可能会联想到唐朝的宫廷画、唐三彩等视觉艺术,以及古筝、琵琶等传统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唐明皇”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比较其他文化中的类似历史人物,如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来探讨不同文化中的帝王形象。
“唐明皇”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代表了李隆基这位历史人物,也承载了唐朝的文化和历史。在学*语言和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深入理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
【唐】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广大。
【引证】
扬雄《甘泉赋》-平原唐其坛曼兮。
【组词】
唐唐、 唐皇
2.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3.
【皇】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 《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