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56:35
望空捉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试图在空中捕捉影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不切实际,徒劳无功,或者比喻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就已经用它来描述那些不切实际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务实和实际是受到推崇的品质。因此,望空捉影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或不务实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感觉,因为它描绘了一种徒劳无功的情景。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幻想。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计划,最终都被证明是望空捉影。这让我更加重视实际和可行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梦的边缘,我望空捉影,
追逐那飘渺的星光,
直到现实的风,
吹散了幻影的纱。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夜晚试图捕捉星星的影子,或者在风中追逐飘动的树叶。视觉上,这可能是一幅描绘孤独和徒劳的画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hasing rainbows",意思也是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
望空捉影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和梦想时,需要保持现实和务实。它不仅是一个批评不切实际行为的工具,也是一个提醒我们保持脚踏实地的重要概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批评。
只凭数句之话,望空捉影,以陷臣罪。
1.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
2.
【空】
使之困穷。
【引证】
《诗·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 、 《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组词】
空乏、 空竭、 空匮
腾让出来。
【引证】
鲁迅《彷徨·离婚》-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
【组词】
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3.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4.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