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46
词汇“乐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学和历史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乐卿”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快乐的官员”或“乐意为官的人”。在古代,“卿”是对官员的一种尊称,而“乐”则表示快乐、愉悦。
在文学作品中,“乐卿”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心情愉悦、乐于为官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带有浓厚的古风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提及这个词汇来讨论古代官员的心态或行为。
“乐卿”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需要查阅古籍和历史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仍可见到。
在古代**,官员的心态和行为常常被赋予道德和文化的象征意义。一个“乐卿”可能被视为积极向上的形象,代表着官员的乐观和为民服务的精神。
“乐卿”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优雅和从容,以及他们对待职责的积极态度。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很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与历史讨论时,可能会遇到并理解其含义。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将“乐卿”作为一个角色,赋予他乐观、积极的性格,以此来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主题。
结合古代官员的画像或古风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乐卿”这个词汇所蕴含的古代文化和审美情趣。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一个快乐、乐于服务的官员形象来传达相似的概念。
“乐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和文化深度。在学*和理解这个词汇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和历史的精髓,同时也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卿】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说文》:“从卯,皂(bī)声。”“卯,事之制也。”本义:飨食)。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引证】
《说文》-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 、 《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诸侯之上大夫卿。 、 《管子·揆度》-卿大夫豹饰。 、 《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 《国语·晋语》-有卿之名。 、 、 《史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荐笏言于卿士。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王公卿相。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卿士。
【组词】
卿相、 卿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