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7:09
无声无臭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没有声音和气味。基本含义是指事物非常隐秘或不引人注意,不易被察觉或感知。
在文学作品中,无声无臭 常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的隐蔽性,如“他的离去无声无臭,就像他从未存在过一样。”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低调或不张扬,例如“他总是无声无臭地完成所有任务。”在专业领域,如化学或环境科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些物质的特性,如“这种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无声无臭地存在。”
同义词:隐秘、不显眼、低调、默默无闻 反义词:显眼、张扬、引人注目、声名显赫
无声无臭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汇一直保持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在文化中,无声无臭 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强调谦逊和低调的文化背景下。它反映了人对于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平衡追求。
这个词汇给我一种安静和平和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在表达上,它强调了内敛和深沉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无声无臭地为社区服务的人,他们的贡献虽然不为人知,但对社区的和谐与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无声无臭的夜里,星辰默默守护着大地,每一颗都是爱的见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夜空,星星点点,没有声音和气味,给人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lent and odorless”,但这种表达不如成语“无声无臭”那样富有诗意和深度。
无声无臭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无声音和无气味,更深层次地表达了隐秘和低调的特质。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欣赏和尊重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和事。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我还要去找找经理,我请他答应在报上公布出来。我就怕他们蒙住搞,~就把你干了。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臭】
气味的总称。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 、 《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无起秽以自臭。 、 《红楼梦》-薋葹妒其臭,茞芟兰竟被芟。 、 《诗·大雅·文王》。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 《孟子》-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
【组词】
乳臭;臭味、 臭败
“嗅”的古字。用鼻子辨别气味。
【引证】
《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嗛于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