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8:17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是指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将两个遗传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这种技术是现代农业科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尤其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科学和生物技术,“杂交水稻”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育种技术。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任何通过结合不同元素或特性而产生优势的情况。
同义词:杂交米、杂交稻 反义词:纯种水稻
同义词在描述上更为口语化,而反义词则强调了未经过杂交处理的原始品种。
“杂交水稻”一词源于生物学中的“杂交”概念,指的是不同遗传背景的生物体通过交配产生后代。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这一概念被具体应用于水稻育种领域。
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是袁隆平院士的重大贡献,他的工作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增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在社会中,杂交水稻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提到杂交水稻,可能会联想到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安全的保障以及科学家如袁隆平的辛勤工作。这种联想往往带有积极和敬佩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杂交水稻可能不直接出现在对话中,但它作为农业科技的一个象征,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在粮食供应和食品安全方面。
在诗歌中,可以将杂交水稻比喻为不同文化或思想的融合,产生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通过观看关于杂交水稻的纪录片或听取相关的科普讲座,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在不同国家,虽然都有类似的杂交作物研究,但由于文化和农业基础的不同,杂交水稻在**的意义和应用更为突出。
杂交水稻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不仅代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杂】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
2.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3.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4.
【稻】
(形声。从禾,舀(yǎo)声。本义:水稻)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职方氏》-其谷宜稻。 、 《诗·小雅·白华》-浸彼稻田。
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