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36:36
词汇“焜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焜黄”字面意思是指颜色鲜艳、明亮,通常用来形容金黄色或黄色的光辉。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描绘金属或宝石的光泽。
“焜”字在古代汉语中意为光明、明亮,“黄”则指黄色。两者结合,形成了形容黄色光辉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独特的韵味。
在**古代文化中,黄色象征着尊贵和权力,因此“焜黄”常与皇室或贵族的物品相关联。在现代社会,该词汇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对古代文化的研究或复古风格的讨论中。
“焜黄”一词给人以华丽、高贵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辉煌或珍贵文物的光彩。在情感上,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该词汇可能不常使用,但在参观博物馆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并感受到其独特的韵味。
在创作一首诗或短篇故事时,可以使用“焜黄”来形容古代宝物的光泽,增添文学色彩和历史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殿或宝物的画作,其中金色部分闪耀着焜黄的光芒。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庄严与华丽。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形容词如“glittering gold”(闪耀的金色)可以传达相似的意境。
“焜黄”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学和历史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学作品中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焜】
明亮。
【引证】
《说文》-焜,煌也。从火,昆声。 、 《左传·昭公三年》。服注:“明也。”-焜耀寡人之望。
【组词】
焜燿、 焜昱
色衰的样子。
【引证】
《文选·古辞长歌行》。注:“色衰貌也。”-焜黄华叶衰。
【组词】
焜黄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