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7:33
“墙垣”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用砖石、土坯等材料建造的围墙或城墙。它通常用于描述建筑物的外围结构,起到隔离、保护或界定的作用。
“墙垣”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围墙或城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
在文化中,墙垣常与历史、传统和防御联系在一起。例如,长城作为古代的防御工程,其墙垣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和智慧。
“墙垣”一词常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隔离的意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城池、历史的沧桑,或是某种形式的界限和保护。
在个人经历中,墙垣可能与参观历史遗址或古城的记忆相关联,如在北京参观故宫时,那些高大的墙垣给人以庄严和历史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墙垣”融入到描述历史的诗句中:
墙垣静默,岁月无声, 历史的痕迹,刻画其中。 风雨千年,依旧屹立, 见证了时光的流转。
在不同文化中,墙垣的概念和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城墙可能更多地与中世纪的城堡和防御工事相关联。
“墙垣”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建筑结构的词汇,更是一个承载历史和象征意义的符号。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1.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2.
【垣】
(形声。从土,亘(xuān)声。本义:矮墙,也泛指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垣,墙也。 、 《书·梓材》。马注:“卑曰垣,高曰墉。”-既勤垣墉。 、 《墨子·备城门》-周垣之高八尺。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尽毁其馆之垣。 、 《汉书·萧何传》-为家不治垣产。
【组词】
垣衣、 垣堵、 垣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