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7:23
词汇“瑑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装饰华丽的物品或装饰工艺。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瑑饰”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瑑饰”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瑑”和“饰”。其中,“瑑”指的是玉石上的纹理,引申为精美的装饰;“饰”则是指装饰、修饰。因此,“瑑饰”字面意思是指精美的装饰或装饰品。
在文学作品中,“瑑饰”常用来形容宫廷或贵族生活中的华丽装饰,如“瑑饰华美的宫殿”或“瑑饰精美的玉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专业领域或古文文献中。
“瑑”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指玉石上的纹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瑑”逐渐被用来形容精美的装饰。而“饰”字则一直与装饰相关,两者结合形成了“瑑饰”这一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瑑饰常与贵族、宫廷生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在现代社会,瑑饰更多地被用于艺术和工艺品领域,体现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提到“瑑饰”,我联想到的是古代宫廷的华丽和精致,以及对美的极致追求。这种词汇带有一种古典和优雅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瑑饰”这个词汇,但在参观博物馆或阅读古代文献时,会遇到相关的描述,这让我对古代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瑑饰”:
瑑饰华灯照古巷,
玉阶金瓦映月光。
千年风华今犹在,
一梦回唐醉画廊。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宫殿,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的装饰在灯光下闪烁,仿佛能听到古代乐器的悠扬声音,这就是“瑑饰”带给我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rnate”(华丽的)或“elaborate”(精巧的),它们在描述装饰的华丽程度上与“瑑饰”相似,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有所不同。
通过对“瑑饰”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不仅能丰富我的词汇量,还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和美学。
1.
【瑑】
(形声。从玉,彖声。本义: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瑑,圭璧上起兆琢也。 、 《周礼·典瑞》。注:“有圻鄂瑑起。”-瑑圭璋璧琮。 、 《考工记·玉人》。注:“文饰也。”-瑑圭璋八寸。
【组词】
瑑饰、 瑑璧、 瑑琮
指雕刻瑑纹或文字。
【引证】
《礼记·礼器》-大圭不瑑。 、 《列子·黄帝》-雕瑑复朴。 、 《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
【组词】
瑑刻、 瑑削
2.
【饰】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拭。-饰,刷也。 、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