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9:34
“快刀斩乱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锋利的刀迅速切断纠缠不清的乱麻。基本含义是指用果断和迅速的手段解决复杂或纠缠的问题。
“快刀斩乱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原文是“快刀斩乱麻,利剑断长蛇”,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解决问题迅速果断的成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果断和效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它反映了人对于解决问题时追求快速和有效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果断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有能力、有决断力的人。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采取迅速而有效的行动。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管理问题,团队成员意见不一,进展缓慢。我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方法,迅速制定了决策并推动项目前进,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快刀斩乱麻,风驰电掣间,问题迎刃解,心境如云开。”
想象一把锋利的刀迅速切断一团乱麻,伴随着清脆的切割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强化了成语的果断和迅速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 the Gordian knot”,意指用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快刀斩乱麻”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教会了我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如何采取果断和迅速的行动。这个成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使其成为我日常交流和写作中的宝贵资源。
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自己一直在两者之间不停地碰来撞去,而终于不能用~的办法一下子彻底解决。
北朝人高欢任东魏丞相时,他想测试几个儿子的智力,给每个儿子发上一堆乱麻,让他们尽快理清,大儿子一根根慢慢抽,越抽越乱,小儿子将乱麻分成两半然后再分开。只有高洋拿出快刀,几刀砍下去再理出一缕缕短麻来受到高欢的夸奖
1.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
2.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
3.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4.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5.
【麻】
天色
【组词】
麻麻黑
天色
【组词】
麻麻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