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2:20
“年深日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时间非常长久,年份深远,日子久远。它形容时间流逝很久,经历了很多年月。
在文学作品中,“年深日久”常用来描述历史悠久的建筑、传统或故事,强调其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厚重。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件事情或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文物的年代或历史**的时间跨度。
同义词中,“岁月悠长”强调时间的漫长,“历久弥新”强调时间虽长但事物依然新鲜,“经年累月”强调时间的积累。反义词则表达了时间的短暂或迅速变化。
“年深日久”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年”和“日”两个表示时间的词汇组成,加上“深”和“久”两个形容词,共同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时间的长久往往与历史的厚重、传统的延续和家族的传承联系在一起。因此,“年深日久”常常用来强调这些文化和社会价值。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感慨,因为它让我想到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深远。在表达上,它可以帮助我传达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用“年深日久”来形容我家祖传的家具,它们见证了家族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年深日久,岁月如歌,古树下,故事依旧。”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古老的建筑、石碑和树木,它们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 the long haul”或“over the years”,它们也表达了时间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年深日久”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传达时间的深远和历史的厚重。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时间在人类文化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个,这等年深岁久的事,那时记得。
自别了长安,~,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3.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4.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