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46
“扬越”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空中飞扬或飘扬,越过一定的高度或距离。基本含义通常与上升、飘动、超越等概念相关联。
在文学语境中,“扬越”常用来形容旗帜、羽毛、雪花等轻盈物体的飘扬,营造一种轻盈、自由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某些场景或情感时,仍能传达出特定的美感。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气流的上升**。
同义词中,“飘扬”更侧重于随风飘动的状态,“飞扬”则带有更强烈的动态感,“升腾”则常用于形容气体或情感的上升。反义词则与“扬越”的上升、飘动特性形成对比。
“扬越”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演变过程中保留了基本的上升、飘动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旗帜、鸟羽等的飘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扬越”常与自由、胜利、希望等正面情感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国庆阅兵等重大庆典中,国旗的扬越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自豪。
“扬越”一词给人以轻盈、自由、向上的情感联想。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登山活动中,看到山顶的旗帜在风中扬越,那一刻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类的渺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扬越”:
春风扬越柳梢头, 梦随花瓣舞轻柔。 心向蓝天无限远, 愿随风去不回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上,风中扬越的旗帜或羽毛,带来一种自由和宁静的视觉感受。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和旗帜飘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lutter”或“soar”,它们分别表达了飘动和飞翔的含义,但“扬越”在中文中带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通过对“扬越”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中文的美感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增强我的表达效果。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越】
(形声。从走,戉(yuè)声。本义:经过,越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越,度也。 、 《广雅》-越,渡也。 、 《吕氏春秋·长攻》-越十七扼。 、 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 、 《楚辞·天问》-崖可越焉?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越天都之胁。 、 、 清·姚鼐《登泰山记》-越长城之限。 、
【组词】
越位;越度、 越绝、 越陌度阡、 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