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2:54
词汇“殊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殊趋”字面意思是指特殊的倾向或趋势。其中,“殊”表示特殊、不同寻常,“趋”表示倾向、趋势。
由于“殊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特殊的行为倾向或发展趋势。
“殊趋”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殊”和“趋”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历史演变。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的使用也较为罕见。
由于“殊趋”的使用频率较低,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不明显。
“殊趋”可能给人一种专业、学术的感觉,因为它不是一个日常用语,更多出现在专业文献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殊趋”这个词的场合,它更多出现在学术讨论或专业报告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时间的殊趋绘出了岁月的痕迹。”
由于“殊趋”不是一个形象化的词汇,它不太容易引起具体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殊趋”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术语。
“殊趋”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适用于描述某种特殊的行为或发展趋势。在日常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特定领域中,它能够准确表达特定的概念。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扩展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趋】
(形声。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趋,走也。 、 《礼记·王藻》-走而不趋。 、 《礼记·曲礼》-帷薄之外不趋。 、 《庄子·胠箧》-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 《聊斋志异·促织》-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 、 宋·苏轼《教战守》-步趋动作。
【组词】
趋蹑、 趋行、 趋走、 趋风、 趋趋、 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