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51
[刨根儿]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挖掘根部”或“彻底探究”。它通常用来比喻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或原因,不满足于表面的了解,而是要追根究底。
在文学作品中,[刨根儿] 常用来形容人物对某个问题或的深入探究,表现出人物的执着和细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于日常对话,表示对某件事情的详细询问或深入了解。在专业领域,如新闻调查、学术研究等,[刨根儿]** 则强调对事实真相的彻底挖掘。
同义词:追根究底、深究、细究、探究 反义词:浅尝辄止、表面功夫、敷衍了事
[刨根儿] 的词源来自于农业活动中的“刨根”,即挖掘植物的根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被引申为比喻用法,用来形容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
在文化中,[刨根儿] 体现了对事物本质的重视,强调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这种思维方式在的教育、科研和新闻调查中都有所体现。
[刨根儿] 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认真和执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畏艰难,坚持深入探究真相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学术研究中使用过[刨根儿] 的态度,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刨根儿]:
在知识的田野上,我刨根儿问底,
挖掘真理的种子,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刨根儿] 让我联想到田野中农民挖掘作物的场景,以及那些专注研究的人在实验室中细致工作的画面。
在英语中,[刨根儿] 可以对应为“dig deep”或“get to the bottom of”,都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
[刨根儿]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事物深入探究的态度,也启发我在面对问题时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1.
【刨】
(形声。从刀,包声。本义:削)。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刨,削也。
2.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