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9:45
地球同步卫星是指一种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其轨道高度约为35,78公里(22,23英里),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24小时。这样的卫星在地球上看来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因此常用于通信、气象观测、广播和导航系统。
“地球同步卫星”一词源于对卫星轨道和地球自转周期的科学研究。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实际的卫星设计和部署中。
在现代社会,地球同步卫星在通信、娱乐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使得全球通信变得更加便捷,也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提到地球同步卫星,可能会联想到现代科技的奇迹和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渴望。它代表了人类智慧和技术的成就。
在日常生活中,地球同步卫星的应用无处不在,比如卫星电视、GPS导航等。这些技术的便利性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将地球同步卫星比喻为“天空中的守望者”,静静地注视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想象一幅画面:夜空中,一颗地球同步卫星静静地悬挂在天际,与繁星相伴,传递着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声音和图像。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Geostationary Satellite”,德语中的“Geostationärer Satelli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同一科学概念。
地球同步卫星是一个集科学、技术和文化于一体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也体现了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类词汇的背景和应用,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和表达能力。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球】
(形声。从玉,求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以为磬,亦为笏,亦为刀室饰。-球,王磬也。 、 《书·禹贡》。郑注:“美玉也。”-球琳琅珰。 、 《书·顾命》。郑注:“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天球。
【组词】
球琳、 球玉、 球琲、 球府、 球琳器、 球璧、 球玉、 球音、 球琳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5.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
6.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