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3:19
词汇“玄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现代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以下是从可获取的信息中尝试进行的分析:
“玄骭”一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指的是黑色的肋骨或者黑色的胸骨。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可能只在特定的古文献或专业领域中出现。
由于“玄骭”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果提及“玄骭”,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神秘或不寻常的黑色特征,或者在描述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时使用。
由于“玄骭”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在古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其兽玄骭,其音如吟”这样的描述,用来形容某种神秘或特殊的生物。
同义词:黑色肋骨、黑胸骨(在特定语境下) 反义词:白色肋骨、白胸骨(在特定语态下)
“玄”在古汉语中常指黑色或深色,“骭”指肋骨或胸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其特定的含义和使用频率的降低而逐渐从日常语言中消失。
在古代文化中,黑色往往与神秘、深邃、甚至不祥的意象相关联。因此,“玄骭”可能在描述某些神话或传说中的生物时,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玄骭”可能引发一种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诡异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神话故事或者某些神秘的生物。
由于“玄骭”是一个非常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遇到。如果要在写作或创作中使用,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
在创作一个关于古代神话的故事时,可以使用“玄骭”来形容一个神秘生物的特征,增加故事的神秘感和历史感。
由于“玄骭”涉及黑色和骨骼的意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深邃的黑色和骨骼的质感,这种联想可能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达。
由于“玄骭”是一个非常特定的古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需要解释其特定的含义。
“玄骭”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实际应用中,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研究中,否则可能不需要过多关注这个词汇。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骭】
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引证】
《说文》-骭,骨交也。从骨,干声。 、 《埤苍》-骭,胫也。 、 《淮南子·俶真》。注:“自膝以下、胫以上也。”-易骭之一毛。
【组词】
骭疡、 骭毛
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