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0:14
“玄黄翻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颜色深浅的变化,其中“玄”指黑色或深色,“黄”指黄色或浅色。整个成语形容事物的变化无常,色彩斑斓,多用来比喻世事的变幻莫测。
在文学作品中,“玄黄翻覆”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变幻,如天空云彩的颜色变化,或比喻人世间的兴衰更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变迁或社会动态时,可能会被引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复杂的社会变革。
“玄黄翻覆”出自《易经》中的“玄黄”,原指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化无常。
在**传统文化中,“玄黄”与天地、阴阳等哲学概念紧密相关,因此“玄黄翻覆”也带有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内涵,常被用来象征宇宙和人生的变化。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深邃和神秘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壮丽和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它激发人们对变化和未知的思考。
在讨论历史**或个人经历时,我可能会使用“玄黄翻覆”来形容那些出乎意料的变化,以此来表达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岁月如梭,玄黄翻覆间,人事已非,唯留青山依旧。”
想象一幅画面,天空中云彩的颜色从深黑到浅黄不断变化,伴随着风声和鸟鸣,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玄黄翻覆”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nging like the weather”或“as unpredictable as the tid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变化无常的概念。
“玄黄翻覆”是一个富有哲理和美感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色彩的变化,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复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升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
3.
【翻】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王维《辋川闲居》-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组词】
翻泊、 翻翔、 翻簸
4.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