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11
“九通衢”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地方有着九条交通要道交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交通极为便利的地方。在古代,这样的地方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文学作品中,“九通衢”常用来描绘一个繁华的都市,如“京城乃九通衢之地,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地理位置或规划城市交通时,专业领域可能会使用。
同义词中,“交通枢纽”更侧重于现代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而“要冲”和“十字路口”则更多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反义词则强调了与“九通衢”相对的偏远和不便。
“九通衢”一词源自古代,其中“九”在文化中常代表多数或极限,而“通衢”则是指四通八达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交通极为便利的地方。
在**文化中,“九”有着吉祥和完整的象征意义,因此“九通衢”也常被赋予一种繁荣和兴旺的寓意。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古代都城的繁华,或是现代城市的交通规划。
提到“九通衢”,我联想到的是繁华的都市景象,繁忙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种联想带来的是一种活力和生机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被称作“九通衢”的小镇居住过,那里虽然不大,但交通极为便利,各种文化交流频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九通衢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历史的脉搏在此跳动。”
视觉上,“九通衢”让我想到繁忙的街道,闪烁的霓虹灯;听觉上,则是车辆的喧嚣和人群的嘈杂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九通衢”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hub”(枢纽)或“crossroads”(十字路口)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九通衢”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地理位置的特点,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描述和表达方式。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通】
3.
【衢】
(形声。从行,瞿声。行,本义是道路。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衢,四达谓之衢。 、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必于四面之衢。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三国志》裴松之注-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 、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填街盈衢。 、 张衡《西京赋》-街衢相经。
【组词】
大衢;长衢;通衢、 衢逵、 衢处、 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