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6:58
“九重天”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宇宙观,字面意思是指天空被分为九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神灵居住。基本含义是指极高的天空,或者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九重天”源自**古代的宇宙观,认为天空分为九层,每层都有不同的神灵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天空。
在**文化中,“九”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完整和极致。因此,“九重天”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天空的词汇,也承载着对极致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九重天”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崇高和神秘。它让我联想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和超越凡尘的境界,激发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九重天”来形容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他的画作仿佛来自九重天,充满了神秘和美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九重天上星辰闪,人间灯火映长河。”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星空图,星星点点,仿佛九重天上的神灵在闪烁。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悠扬的古典音乐,仿佛来自九重天的仙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venly realm”或“celestial sphere”,但这些词汇没有“九重天”那种具体的层级感和神秘感。
“九重天”这个词汇在*文化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天空的词汇,更是一种对极致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崇高和神秘的情感。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