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1:38
含英咀华(hán yīng jǔ hu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含着英华,咀嚼精华”。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深入品味和领会诗文的精华,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细致欣赏和深刻理解。
在文学语境中,“含英咀华”常用于评价某人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能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文学或艺术时,它是一个恰当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教育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如何深入学*文学作品。
同义词:
反义词:
“含英咀华”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原意是指深入研究经典,吸取其中的精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逐渐扩展到对所有文学作品的深入欣赏和理解。
在**文化中,文学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含英咀华”这个成语在强调文学修养和教育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静谧的书房、古籍和墨香。它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的追求。
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一个文学研讨会,导师经常鼓励我们要“含英咀华”,深入理解每一篇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这对我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含英咀华,诗篇中的每一字,皆是心灵的回响。”
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柔和的灯光下,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着古籍,这种场景与“含英咀华”的意境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savor the essence”或“to appreciate the finer points”,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强调了对作品精华的深入体验和欣赏。
“含英咀华”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文学作品深入理解的描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学*方法。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任何知识或艺术作品时,都应该用心去体验和理解,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接触。这种深入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对个人的成长和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早预蓬莱道山之选。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英】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英,草荣而不实者。 、 《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 《离骚·夕餐》。注:“华也。”-秋菊之落英。 、 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嗣若英于西冥。 、 《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毋夭英。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落英缤纷。
【组词】
落英、 英华
3. 【咀】 “嘴”俗作咀。
4.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