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7:02
榆荚钱:榆荚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式,主要在汉代使用。它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类似榆树的果实(榆荚)。这种钱币通常较小,圆形,中间有方孔,便于串联携带。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榆荚钱可能被用作描述古代经济活动或货币制度的象征。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榆荚钱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古代货币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和货币学等领域,榆荚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古钱、铜钱 反义词:现代货币、电子货币
榆荚钱一词源于其形状与榆树果实的相似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货币形式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货币形式所取代。
在汉代,榆荚钱是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它的使用和流通对研究古代**的经济史具有重要意义。
榆荚钱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市集、商人和手工艺,带来一种古朴和历史沉淀的感觉。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榆荚钱的实物展示,这让我对古代的货币制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榆荚钱作为古代生活的象征:
古道旁的榆树下,
榆荚钱串起岁月的痕迹,
商贾的脚步,
在历史的尘埃中回响。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市集上,商人们用榆荚钱进行交易,铜钱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浸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古代货币形式也有,如罗马的青铜币,但它们在形状和使用方式上各有特点。
榆荚钱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货币制度,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
1.
【榆】
榆树。
【引证】
《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榆,白枌。 、 《礼记·内则》-堇萱枌榆。 、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2.
【荚】
(形声。从艸,夹声。本义:“荚果”的简称)。
同本义。豆科植物的长角果或蓇葖,为单片或有两个以上果片(如蒴果)。
【引证】
《说文》-荚,草实也。 、 《广雅》-豆角谓之荚。 、 《吕氏春秋·审时》-得时之菽,其荚二七,以为族。 、 《周礼·大司徒》。注:“荠荚王棘之属。”-其植物宜荚物。
【组词】
豆荚;皂荚;结荚;荚物、 荚钱
3.
【钱】
(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引证】
《说文解字》锴注-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 、 《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龟贝金钱。 、 《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 、 《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钱覆其上。 、 、
【组词】
钱眼、 钱价、 钱范、 钱幕、 钱缗、 钱品、 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