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2:40
词汇“[数量词]”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因为它涵盖了所有用于表示数量或顺序的词语。在这里,我将选择一个具体的数量词“千”来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千”是一个基本的数量词,表示数字1000。在中文中,它是一个常用的计数单位,用于表示较大的数量。
“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形状类似于“人”字,后来演变成表示数字1000的符号。
在**文化中,“千”常与长寿、繁荣等正面意义联系在一起,如“千年古刹”、“千秋万代”。
“千”给人以宏大、壮观的联想,常用于表达深厚的情感或宏伟的景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千”来描述价格或数量,如购物时讨论商品的价格。
在诗歌中,“千”可以用来增强表达效果,如“千山万水总是情”。
看到“千”这个字,我可能会联想到连绵不断的山脉或广阔的海洋,听到与之相关的可能是宏大的音乐旋律。
在英语中,“千”对应的是“thousand”,用法相似,但在表达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
“千”作为一个基本的数量词,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用于计数,还常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增强语言的表达力。通过对“千”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数量词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1.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2. 【量】 ——见“打量”(dǎliang);“掂量”(diāngliang)。
3.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