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9:21
指僧道。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称。
1.
【缁】
(形声。从糸(mì),甾(zī)声。糸,细丝,可以染上各种颜色。本义:帛黑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缁,帛黑色也。 、 《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 、 《韩非子·说林下》-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 陆游《自小云顶上云顶寺》-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
【组词】
缁布、 缁衣、 缁林
僧侣。
【引证】
《聊斋志异》-游食缁黄,往来寄宿。
【组词】
缁锡、 缁子、 缁林、 缁徒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