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2:17
词汇“[劭劝]”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劭劝”的字面意思是劝勉、鼓励。其中,“劭”意为美好、优秀,“劝”则是劝告、鼓励的意思。合起来,“劭劝”指的是以美好的言辞或行为来鼓励或劝勉他人。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劭劝”常用于表达对他人进行正面的激励和劝导。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仍可能出现。
“劭”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美好、优秀。“劝”字则较早见于《诗经》等古代文献,意为劝告、鼓励。随着语言的发展,“劭劝”这个词汇逐渐被更为通俗的词汇如“鼓励”、“激励”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鼓励和劝勉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教育和社会交往中。因此,“劭劝”这个词汇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正面激励的重视。
“劭劝”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温暖和正面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支持和帮助他人的美好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多使用“鼓励”或“激励”这样的词汇,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场合,使用“劭劝”可以增加文本的文雅和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劭劝”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鼓励:
春风拂面,柳絮飘飘,
友人远行,我心劭劝。
愿你前程似锦,不负韶华,
此去经年,常怀希望。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对年轻人进行劭劝,年轻人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这样的场景可以激发人们对正面激励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courage”或“motivate”,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强调正面激励和鼓励。
“劭劝”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体现了古代汉语的文雅和深度。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美。在某些场合,适当使用“劭劝”可以增加文本的文化底蕴和表达的丰富性。
1.
【劭】
高尚;美好。
【引证】
《说文》-邵,高也。从卩,召声。 、 《小尔雅》-劭,美也。又高也。 、 《法言·修身》-董仲舒之才之邵也。 、 扬雄《法言·孝至》-年弥高而德弥劭。
【组词】
年高德劭;劭美、 劭令
(形声。从力,召声。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汉书·成帝纪》-先帝劭农,薄其租税。
【组词】
劭农、 劭劝
2.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