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1:34
词汇“[异句]”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异句”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句子”或“非同寻常的句子”。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异句”可以解释为在结构、内容或风格上与常规句子不同的句子。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创新的、独特的或非常规的句子形式。
由于“异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述那些打破常规、具有创新性的句子结构。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文学或语言学时。
由于“异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异”(不同的)和“句”(句子)组合而成的新词汇。
在特定的文学或语言学圈子中,“异句”可能被用来讨论那些具有创新性的句子结构,尤其是在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文学中。
对于语言学爱好者或文学创作者来说,“异句”可能带来一种创新和探索的情感反应。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思考。
由于“异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异句”来创造一种新颖的句子结构,例如:
月光下的异句,
编织着梦的网,
捕捉夜的静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其中文字以非传统的形式排列,形成视觉上的“异句”。在音乐中,可能联想到那些打破常规节奏和旋律的作品。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来描述非常规的句子结构。
“异句”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在文学和语言学领域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讨论创新和非常规的句子结构时。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拓宽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