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20
词汇“[帑廪]”是一个较为古雅且不常见的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帑廪”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帑廪”指的是国家的财库和粮仓,即国家的财政储备和粮食储备。
在古代文献中,“帑廪”常用于描述国家的财富和粮食储备情况,如《左传》中有“帑廪充盈”的描述,意指国家财政和粮食储备充足。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相关的概念通常用更现代的词汇如“国库”、“粮仓”等来表达。
“帑”和“廪”都是古代汉语词汇,源自古代对国家财政和粮食储备的特定称谓。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被更现代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国家的帑廪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众的生活。帑廪的充盈意味着国家的富强和民众的安居乐业,反之则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
“帑廪”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古朴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引发对历史和传统的思考。
由于“帑廪”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古汉语词汇,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在学*和研究古代文献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可以使用“帑廪”来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如:“那是一个帑廪充盈的时代,国家的繁荣可见一斑。”
由于“帑廪”涉及的是古代国家的财政和粮食储备,可以联想到古代宫殿、仓库的画面,以及古代官员巡视帑廪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帑廪”的词汇,但相关的概念如国家的财政和粮食储备在各个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帑廪”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古词汇可以丰富语言的层次和深度。
1.
【帑】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引证】
《说文》-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 、 《通俗文》-库藏曰帑。 、 《后汉书》-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
【组词】
帑实、 帑廪、 帑廥、 帑藏、 帑储、 帑簿、 帑银
指国家库藏的金帛。
【引证】
《汉书·匈奴传》-虚费府帑。
【组词】
国帑、 帑金
2.
【廪】
(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丰年》-亦有高廪。 、 《周礼·廪人》注-盛米曰廩。 、 《荀子·荣辱》。注:“圆曰囷,方曰廪。”-余刀布,有囷廪。 、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粢盛委之所藏也。 、 《汉书·五行志》-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也。 、 《荀子·富国》注-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 《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 、 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组词】
廪囷、 廪粟、 廪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