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1:14
“燕昭好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字面意思是燕昭王非常喜爱马。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君主或领导者对贤才的渴望和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燕昭好马”常被用来形容君主求贤若渴,如在《史记》中描述燕昭王为了得到千里马而不惜一切代价。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领导力或人才管理的专业领域中,它可能会被引用来说明对优秀人才的重视。
“燕昭好马”源自《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燕昭王为了得到千里马而不惜付出巨大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泛指对人才的重视和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主对贤才的重视被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因此,“燕昭好马”这个成语在强调领导力和人才管理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对人才的尊重和珍惜。它鼓励人们追求卓越,同时也提醒领导者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证过一位领导如何像燕昭好马一样,不断寻找和培养有潜力的员工,这种做法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燕昭好马心,求贤若渴情。千里马难寻,贤才贵如金。”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君王在宫殿中焦急地等待千里马的到来,这种场景可以激发对“燕昭好马”这个成语的深刻理解。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mer sometimes nods”(即使是荷马也有打盹的时候),强调即使是伟大的领导者也有疏忽的时候,与“燕昭好马”强调的持续追求卓越形成对比。
“燕昭好马”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古代君主行为的描述,也是对现代领导力和人才管理的一种启示。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代都应该重视和珍惜人才,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战国时期,燕昭王即位后为了强国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就得到三匹千里马。借此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就会闻风而至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昭】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昭,日明也。 、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 《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组词】
昭式、 昭列、 昭衍、 昭亮、 昭美
3.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4.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