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7:05
“旧病复发”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曾经患过的疾病再次发作。基本含义是指某种已经治愈或得到控制的疾病再次出现症状或恶化。
“旧病复发”一词源于汉语,由“旧病”和“复发”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
在**文化中,健康被视为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旧病复发”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在社会交往中,提及某人旧病复发可能会引起同情和关切。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担忧、恐惧或同情。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治疗的困难。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有人曾经患过某种疾病,他们可能会特别担心旧病复发,这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将“旧病复发”比喻为人生中的某种循环或挑战:
岁月如梭,旧病复发,
生命的轮回,不息的斗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病人躺在床上,面容憔悴,周围是医疗设备。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低沉、忧郁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英语中,“旧病复发”可以翻译为“relapse”,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汇都带有类似的负面含义和情感反应。
“旧病复发”是一个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疾病的再次发作,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担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倒也罢了;只是他在家里说着好听,到了外头,旧病复发,难拘束他了。
薛蟠在酒席上调戏柳湘莲,遭到柳湘莲的一顿毒打后,觉得没有面子在京城呆下去,于是想与手下员工一起外出做生意,请示薛母,母亲没有主意,宝钗认为应该让他去试一试,如果旧病复发也没办法,如果彻底改变同性恋倒也是好事
他~,一命呜呼。
1.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鶹,即猫头鹰。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
3.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4.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