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7:53
词汇“倚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倚信”的分析:
“倚信”字面意思是指依赖或信任某人或某事。其中,“倚”意味着依赖或依靠,“信”则指信任或信心。
由于“倚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正式的书面语中,可能会出现“倚信”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信任和依赖。
由于“倚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的历史资料较少。它可能是由“倚”和“信”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人际关系和信任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倚信”可能被用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关系。
“倚信”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情感,它传达了一种对某人或某事的深信不疑。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曾经有过依赖某人或某事并得到积极结果的经历,可能会使用“倚信”来描述这种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倚信”来表达对爱情的坚定信任:
在爱的旅途上,我“倚信”你的每一个承诺,
如同星辰“倚信”夜空,永不迷失方向。
“倚信”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边,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某人的信任和依赖。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倚信”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rely on”和“trust”。
“倚信”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其适用性和准确性。
1.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