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3:03
燋金烁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烧焦金属,熔化石头”,形容天气极其炎热,连金属和石头都能被烤焦或熔化。这个成语用来夸张地描述极端的高温环境。
在文学作品中,燋金烁石 常用来描绘酷热的夏日或极端的气候条件,增强文本的氛围和情感色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类似的夸张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意思。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环境科学中,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高温,但这个成语可以作为通俗的解释或比喻。
同义词:烈日炎炎、酷热难当、火伞高张 反义词: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冷若冰霜
燋金烁石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极端天气的描述,其形象的比喻手法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用以形容极端的高温。
在文化中,燋金烁石** 常与夏季的酷热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极端天气的共同体验和感受。这个成语也体现了汉语中丰富的比喻和夸张表达方式。
使用 燋金烁石 这个成语时,我联想到的是炎热的夏日和人们在酷热中的挣扎。这种表达方式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高温的压迫和不适。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夏季旅行中体验到了类似 燋金烁石 的酷热,那是一种几乎让人无法忍受的炎热,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炎炎夏日,燋金烁石, 烈日如火,炙烤大地。 人们避暑,寻找凉意, 心中祈愿,秋风早日至。
想象一下,烈日下的沙漠,金属和石头在高温下发出微弱的响声,这种场景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达,传达出炎热和干燥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ike an oven" 或 "scorching hot",虽然不如 燋金烁石 那样形象和夸张,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极端高温的感觉。
燋金烁石 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极端的高温,还体现了汉语中丰富的比喻和夸张表达方式。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汉语的表达深度和文化内涵,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1.
【燋】
假借为“憔”。憔悴。
【引证】
《淮南子·泛论》。注:“悴也。”-燋而不讴。
【组词】
燋矢、 燋悴、 燋然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
3.
【烁】
(形声。从火,乐声。本义:发光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新唐书·天文志》-中夜有大流星长数丈,光烁如电。
4.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