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5:33
合作社(Cooperative)是一个经济组织形式,由一群人自愿联合组成,共同拥有和管理,旨在满足成员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求及愿望。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和开放的成员资格、民主成员控制、成员经济参与、自治和独立、教育培训和信息、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以及关心社区。
合作社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合作社一词源于拉丁语“cooperari”,意为“共同工作”。在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人**的兴起,合作社作为一种对抗资本主义剥削的组织形式开始流行。
合作社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促进社会正义和经济民主的工具。在某些国家,合作社在农业、零售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作社往往与团结、互助和社区精神联系在一起,给人以积极、合作的情感反应。
在社区中,合作社可以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帮助居民共同解决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合作社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和谐的社区,成员们共同努力,共享成果。
合作社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讨论,或者是一片丰收的农田,成员们共同劳作的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合作社的概念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北欧国家的合作社在零售和金融服务领域非常发达,而在发展**家,合作社更多地集中在农业和手工业。
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组织形式,强调成员的参与和民主控制,对于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合作社这一概念,有助于深化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组织形式的认识。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3.
【社】
(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社,地主也。 、 《春秋传》-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 、 《论衡·顺鼓》-社,土也。 、 《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以社以方。 、 《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命民社。 、 《荀子·礼论》。注:“社,土神。”-故社,祭社也。 、 《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故祀以为社。 、 《白虎通·社稷》-不谓之“土”何?封土为社,故变名谓之“社”,利于众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