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55:06
“无如之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办法”或“无可奈何”。它表达了一种在面对某种情况或问题时,感到无计可施、束手无策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无如之何”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绝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简洁的表达,如“没办法”或“无可奈何”。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种无法改变的局面或决策。
同义词:
反义词:
“无如之何”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正式场合中仍然可以看到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无如之何”反映了人们对命运和天意的无奈接受。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在特定历史时期,普通民众面对社会不公和政治压迫时的无力感。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挣扎,却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我感到“无如之何”,最终只能接受现实,寻找其他出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思绪如潮涌,无如之何,唯有笔下生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一个人站在悬崖边,面对茫茫大海,表情无奈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悲伤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a loss”或“without any recourse”,它们传达了类似的无奈和无助的情感。
“无如之何”这个词汇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面时的无奈和无力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楚势虽盛,若不乞降,早晚打破城池,虽晋亦~矣。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何】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同: 荷
【引证】
《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诗·商倾·长发》-何天之休,不競不絿。 、 《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
【组词】
何校、 何劳